|
由青花汾酒特約播出的《書畫里的中國》第三季第六期將播出。本期節目又迎來兩位作家老師,他們分別是中國作家協會小說委員會副主任劉醒龍和安徽作家協會副主席胡竹峰。劉醒龍老師開場就本期繪畫主題“多彩的土地”,提出自己的見解——“藝術源于生活,生命源于土地”。胡竹峰老師則用經典名著《西游記》中唐皇送別唐僧的橋段來解讀主題,為書畫團提供更多思考方向。那么本期書畫團又將用怎樣精彩的畫作表達主題呢?書畫團兵分兩路開啟本次采風之旅,快來一起看看吧! 徐里老師帶領書畫團一支小分隊,來到色彩豐富的礦山,尋找巖彩畫的創作之本與發展之路。書畫團們在這里尋訪到巖彩重要推動者李旭恩。李旭恩向書畫團介紹了巖彩的理論定義,并邀請眾人自己動手在礦山采集繪畫材料。徐里老師還向眾人發出本次支線任務:找到代表自己性格色彩的巖土合作作畫。成員們干勁滿滿,紛紛努力找尋自己心儀顏色的巖土。結束后,李旭恩帶著眾人去到武夷學院的巖彩工作室,將巖土進一步改造為繪畫材料。在這里書畫團成員和武夷學院的學生們展開了一場別開生面的限時繪畫比賽,結果究竟如何?徐里老師又如何點評?節目中即將揭曉。 另一支書畫團小分隊由劉醒龍、胡竹峰帶隊,眾人去到建窯遺址,尋找拜訪建盞的非遺傳承人許家有。書畫團在這里參觀了解了建盞的歷史傳承與文化古韻。隨后,許家有帶著眾人去到建盞制造的地方,并詳細科普介紹了建盞不同的紋路樣式。在提到曜變的樣式時,胡竹峰也向大家分享了自己曾經見到的曜變盞代表作。在主持人的提議下,書畫團跟隨許家有去到建盞現場,逐一體驗制作中的多道工序。眾人了解體驗后,更發覺建盞制作傳承之不易與意義深遠。許家有認為要對女兒許杰有更嚴格的要求,才能使其更好肩負起建窯傳承的責任,女兒也信念堅定地表示要穩穩接過父親手中的接力棒。 兩隊采風結束后回到民宿,眾人圍爐夜談分享各自感受,再談對大地的感悟。徐里回到故土有感而發,向書畫團分享了明四家沈周的《東莊圖冊》,并詳細介紹其中幾頁細膩的筆法。劉醒龍認為,正因為沈周對這片土地有深厚的愛,所以才能繪制出這些栩栩如生的畫作。而胡竹峰則補充講述了沈周與好友吳寬的故事,更豐富了這些畫作背后蘊含的友情。最后,在三位老師的靈感啟發之后,書畫團成員們以“多彩的土地”為主題開啟本次限時創作。本期誰的畫作又將獲得眾人喜愛,成功入駐書畫小屋呢?今日20:20鎖定北京衛視,讓我們懷著對千年故土的愛戀,繼續解鎖更多精彩故事,探索書畫的無限魅力! |